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共有23個省級行政區發布了106則扶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35則區塊鏈監管相關的政策信息。從地域來看,這23個省市主要分布于中國的東南地區,東北地區亦有城市提出相關政策。
當前,我國廣東、云南、浙江等省份正大力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并爭取形成一批典型性應用。例如,今年2月份,《廣州市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廣州計劃支持黃埔區發展區塊鏈產業,建成以廣州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及灣區數字經濟創新中心為核心的中國區塊鏈數字經濟創新區。
國內多家媒體報道稱,支付寶的區塊鏈技術再添新場景,日前聯合云南省財政廳開出中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票據。據了解,這張區塊鏈電子票據是今年9月25日開具的,來自學校收費場景,在票據右上方有一個二維碼,掃描之后是其唯一的“身份證”,以確保其真實性。
與紙質票據相比,電子票據已經在留存上有了一定的進步。然而對于個人來說,普通電子票據儲存在各個端內,有的在郵件里,有的在短信里,還有一些在App軟件里,沒有辦法全面、高效地進行管理。即便是電子票據,在打印報銷時仍然需要進一步核驗其真偽,耗時費力且程序繁瑣。
應用區塊鏈技術之后,以上提到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在一個鏈條上,可以接入包括醫院、法院、學校、交管部門等在內的大量開票單位,還可以接入醫保、企業、商保等一系列用票單位。從生成、傳送、儲存到使用的全程中,給區塊鏈電子票據蓋上“戳”,就可以有效保證票據信息的數據真實性和唯一性,也避免了票據的重復使用。
醫療票據電子化后,市民看病無需先去窗口排隊付錢,通過一部手機就可實現一鍵掛號、付款和查看票據,所有信息都能通過“平臺”流轉。醫療收費電子票據較為詳細地記錄了患者就醫期間的一切收費明細,它不僅具備發票的報稅、報銷功能,還能在保險理賠、醫療糾紛處理等環節作為就醫、住院憑證使用。而區塊鏈技術在此領域的應用,無疑為病人報銷費用等提供了更多技術保障。
一直以來,我國采取“以票管稅”的稅收征管模式,需要用比較復雜的技術手段確保電子發票的唯一性,這在無形中提高了社會成本。區塊鏈技術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了電子發票的按需開票、不可作偽、全程監控。此外,區塊鏈電子票據還能有效抑制發票造假的問題,促進形成良好的票據開取和報銷氛圍。
區塊鏈電子票據的廣泛應用,歸根結底離不開區塊鏈技術。降低金融監管成本、實現個人隱私保護、實現高效低成本的交易模式,都是區塊鏈技術所具備的顯著優點?;诖?,區塊鏈在版權保護、稅收管理等領域擁有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此外,商品溯源、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等領域,都將成為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重點對象。
隨著技術的加快成熟,政府、企業將把區塊鏈引入企業的日常運營和管理環節。今后,證券企業、保險公司等將更加注重充分發揮好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臉識別等前沿技術的作用,實現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展望未來,區塊鏈技術、網絡、產品等,將更加多元和全面。通過高效利用區塊鏈技術,能連接政府、企業、機構等各個方面,打破行業發展的壁壘,為相關行業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我要評論